底層邏輯:四進

四進,即時書中四幅可以令你進步的圖。第一幅圖:人生商業模式。

劉潤先生認為人生最重要的能力,是獲得能力的能力,例如,怎樣用兩年的時間,獲得別人五年的能力。他提出的方案是,用可怕的勤奮(711工作模式—早上七時至晚上11時,年中無休),加上高效反饋(刻意練習)。

書中提到,用選擇、方法和工具去提高效率。有人說:選擇比努力更重要,例如,花17分鐘去決定你整天的計劃,懂得取捨,有效地運用時間;懂得運用方法,吸引註意力,達到最好的效果;利用白板,幫助思考和決策。

如果你想你的人生獲得巨大的成功,你必須借助槓桿:團隊、產品、資本和影響力的槓桿。

麥肯錫靠“知識庫+方法論”去做團隊杠杆;技術和工具作為產品的杠杆;貝恩模式的本質,就是把“知識庫+方法論”這個諮詢業的能力內核,通過資本杠杆來複製放大,從而獲得遠超過諮詢費的收益;獲得影響力的三種能力:演講能力、寫作能力以及建立人脈的能力。

“樂趣”和“價值”兩根軸,把你的時間分為四個象限。你落在哪一個象限,決定了你人生的座標點。找到工作的樂趣,就有源源不斷的熱情和創造力。

  1. 以年為單位的“有目標的”時間管理,可省下若干月的時間。
  2. 8小時工作,8小時睡覺。人與人的區別,都是第三個8小時創造出來的。
  3. 每一個時刻我們只能做一件事情,如果被打斷再轉回來的時候,就會有一定的時間被浪費在回憶剛剛在做什麼、做到哪裡。
正態分佈與冪律分佈

邊際交付時間越高的(服務),越不可能獲得指數級增長;邊際交付時間為零的(產品),才有可能實現指數級增長。對於邊際交付時間不為零的行業,有一種方法可以獲得指數級增長,就是把邊際交付時間不為零的服務的部分切掉,跟別人合作,自己只做那些抽象的、邊際交付時間為零的部分(做法、流程、配方和品牌等)。

我們做價值投資,要投資到可以獲得指數級增長的企業,這樣才能實現持續、穩定和盈利。

Leave a comment